甜心彌四重奏與單簧管
Sweetheateart Ya 4et + Clarinet + Late Night Jam
生命中不可計算之聲第三集
“The Uncountable Sounds of Being Ep.3”
一度空間是點和線,二度空間是平面,三度空間是立方體,四度空間可以進行飄移,五度空間的時間加位移只能困難的紙上運算或憑空想像。當五個不一樣的樂器存在於同一個空間時,會“同時發生”還是“不同時發生”不可預測的聲音則是計算不出來的。在不可預測,不可計算的五種樂器空間裡,空氣仍然是傳送音樂的媒介之下,藉著某些波動,準備要進行有趣的事情。今年曲目包括:聲響實驗大師薩克斯風手Sam Rivers的某些成名作,默默在地中海一些有好有壞的生活靈感,北海道來的Kinya創造出的個人聲響一起帶來富冒險精神的創作曲,敬請期待。
趙默涵
Monique Chao (vocals)
陳穎達
Yingda Chen (guitar)
池田欣彌
Ikeda Kinya (double bass)
林偉中
Wei-chung Lin (drums)
Special Guest:
林明萱
Minhsuan Lin (clarinet)
…………………………
趙默涵 Monique Chao
不抽煙卻擁有煙嗓的歌手。出生台北,以前住過義大利南部N年,目前定居義大利米蘭。畢業於台北藝術大學聲樂組碩士畢業,米蘭威爾第音樂院爵士鋼琴組學士畢業後,現就讀同校爵士作曲組碩士班。自義大利祈雷亞歌劇院辭職後,於工作時結識好友義大利自由即興薩克斯風手,聽了Monk的Straight, no chaser受啓發後,自學爵士歌唱,鋼琴師事過嚴謹的米蘭人,目前作曲師事熱情奔放的拿波里人。所編寫作品曾獲選在翁布里亞爵士音樂節,特拉維夫國際青年爵士音樂節以及義大利電視台節目中播出。曾以歌手,鋼琴手,指揮身份在米蘭爵士音樂節(JazzMi),西西里海峽爵士音樂節以及國際爵士日演出,所創主要樂團有Subconsicous Trio潛意識三重奏,擔任歌手及鋼琴手。以及Monique Tiny Band默默式微團,擔任鋼琴手及編曲。平時除了在義大利的表演,每年暑假也和台灣的樂手好友們積極合作。
陳穎達 Ying-Da Chen
天馬行空的吉他手,作品的風格依各時期興趣不同而有所不同,但都能在音樂裡窺見對理想中自由的嚮往及鄉愁。2012年畢業於阿姆斯特丹音樂院(Conservatorium van Amsterdam)主修爵士吉他,師承荷蘭吉他學派之Maarten van der Grinten、Martijn van Iterson、Jesse van Ruller以及Henk Sprenger,獲得 “High artistic level;personal,unpredictable approach and compositions”的高度評價。旅荷期間加入Agata Swieton Band獲得萊頓爵士大賽人氣獎,也在One o’clock Big Band擔任特別吉他獨奏,並曾在荷蘭與比利時進行個人原創音樂集”Kiss the Dreamer”的巡迴演出。返台後每一年皆會進行音樂巡迴,「臭貓歷險記 Half Year of Solitude」為2014-2015年的個人創作企劃。至今已出版兩張實體專輯,接獲2015與2018年金音獎肯定,分別為 R.E.M. Moods (Jazzhus Disk),與動物感傷 (Sony Music),尚有2018年春數位發行的音樂會現場錄音作品 “黑白鄧南光” (Off-Record labe)。此外也參與了許郁英 “波傑克特三”與 “Easy Shen如果時間流轉我們依然” 的專輯錄製。
池田欣彌 Ikeda Kinya
溫文儒雅的低音提琴手,出生於日本北海道,移居台灣多年,負責表現低音與低調,一天說話的量是一般人的十分之一。曾受邀至沖繩亞洲音樂季、台東南島文化節、北京草莓音樂節、香港海洋音樂祭、台北金曲音節、台中爵士音樂節、澳門爵士週等進行大型演出,其演奏技巧精湛,在樂團中總是能給予足夠的安全感來支撐他人。現為台北爵士大樂團、Skaraoke、雷光夏+BIT Sound的低音提琴手,其中以雷光夏+BIT Sound錄製的「第三十六個故事」電影原聲帶,榮獲金曲獎、金馬獎。他的演奏精準,敏銳覺察樂團的聲響及需求,微妙支撐著他人。而當獨奏時刻來臨,他將Bass搖身變為溫柔的銀唱者,時而有化為礦放不羈的搖擺者,就在轉瞬之間。
林偉中 Wei-Chung Lin
怡然自樂的鼓手,2003年與朋友自組爵士樂團Take Five,演奏傳統爵士音樂,同時也在獨立樂團界以前衛風格的創作於各大搖滾音樂節演出,包括春吶、海洋音樂祭、草地音樂節及野台開唱;於不同的音樂領域從不自滿地勇於涉略突破。2006至2008美國Berklee College of Music進修期間,除主修鼓組打擊之外,也對世界音樂的打擊藝術多有琢磨。結束學業返台後旋即在2008年初加入多個爵士音樂團體從事演出,活躍於台灣爵士音樂圈,合作對象包括了增田正治(MAS)、藤井俊充(Toshi)、楊曉恩、彭郁雯、吳馬丁(Martijn Vanbuel)、許郁瑛、謝明諺、曾增譯、葉賀璞等,以及來自國外的Alex Terrier、Tyler Blanton、Alex Pryrodny、矢野沙織、Doug Lawrence、Lafayette Harris Jr.等訪台音樂家。2009年參與電影“一頁台北“配樂現場錄音。2011年,他兩個主要的樂團都各自發行他們的首張專輯:台灣較少見風格的實驗爵士樂團Flâneur Daguerre(音符漫遊者)以作品集“大大星簇交錯!“作為成團的兩年後的完美句點;而台灣第一個以演奏巴西傳純choro音樂的樂團咻樂風則以首張專輯“出發“展開對巴西音樂熱忱的旅程第一站。2014年受邀加入絲竹空樂團音樂總監彭郁雯首次的個人創作音樂計劃“膽膽大“,以少見的配器組合(鋼琴/薩克斯風/三絃/鼓組)來詮釋彭郁雯融合客家文化和爵士的音樂想像。2015年參與陳穎達個人創作專輯“R.E.M Moods“中收錄的充滿狂想與意象的“生病之歌“獲當年度金音獎最佳爵士單曲。年底與旅美知名作曲家溫隆信相遇後參與其交響樂與爵士融合的大膽嘗試,完成”二刀迴響”與”交織一流”兩場音樂會,以爵士四重奏與交響樂團合演的形式重新演繹古典樂大師作品以及温隆信與温隆俊兩位老師的創作。隨後四重奏以”四爪樂團”之名發行”爵對好聽”專輯,為温隆信的爵士作曲集錦。2017年參與陳穎達發行饒富室內樂風格的概念性專輯”動物感傷”。
Special Guiest
林明萱 Min-Hsuan Lin
擁有細膩音色處理的單簧管樂手。畢業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擅長演奏單簧管,鋼琴,電子琴。多次參與古典與爵士表演,演出經驗豐富。參與台北市國際爵士樂教育推廣協會前往日本洗族音樂大學爵士音樂系,以色列耶路撒冷音樂院交流學習,並參與絲竹空爵士樂培訓課程。目前著力於音樂教學工作與爵士音樂演奏,近期與Dark Eyes Jazz Band, Voz do Brazil演出。
Music Starts 表演 : 9:30pm
Entrance Fee 入場費: $300 + 低消$150起.
+ Minimum One Drink Purchase
Bar Opens 營業時間 : 8pm~3am(Serving food & Drink/供餐飲)
*For Table Reservations Call : 2700-5411 (Call After 7:30pm Any Night Except Monday)
*預約訂位專線:2700-5411 (除週一公休日外, 請於每日晚上7:30後來電)
No Comments:
Add a Comment